历代工笔画欣赏
以工求意
中国绘画中的“工笔”,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它留给美术史的篇章是灿烂的,它留给人们的文化记忆富丽而典雅、严整而舒朗、端庄而浪漫……
工笔画之“工”,区别于细密画,它是对绘画“用笔”之笔性、笔力、笔法、笔意的综合表达,是体现中国画家驾驭毛笔,挥写乾坤、直抒性情的精神媒介,是中国艺术家对历史积淀和大千万象的逻辑梳理,更是艺术主体对自然客体现象的认识与归纳。工笔画之“工”,亦区别于水墨写意,它乃中国艺术精神里迥异于道家崇尚自然无为、平淡天真的另一极审美特质,透现的是儒家“格物”的谨严和“致知”的精到,反映了艺术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感应所激发出的积极有为品格。
古之有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工笔画之表现意念亦然,若一味追求工细谨严,便丧失了艺术的本质,反愈显苍白空洞,愈显意境索然。工笔画之制作性同样如此,若过于繁琐,涓滴不遗,虽有强化视觉感受之效,却因此放逐了情感的凝聚以及思想的锐度。由是可见,有所不及方能有所及,工笔画实应归属于中国画的“写意”范畴——工笔亦为写意,只不过它以工致的态度与风格呈现,在“尽其精微”中乃臻“意境高远”。进而言之,画家创作工笔画时,应通过渐行功夫由技入道,在细致的绘制过程中将情感融入对象与画面,以细致入微的表现建构超越形式语言的精神空间,营造出一个镌刻着工匠精神的写意世界。
作为画迹形态的工笔画,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帛画,“细画”“细笔”“工笔”则是其概念指称。五代两宋之际,传统工笔画达到了高峰。元代以降,文人写意画开始勃兴,工笔画的光芒则逐渐被其掩盖。直至20世纪中叶,工笔画在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影响下吸收西方造型意识,超越传统的陈陈相因而再次迸发出生命活力。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融合,工笔画题材进一步贴近生活、反映时代和发掘内心,也广泛汲取其他绘画形式的观念、技法:不仅勾勒渲染,亦有涂刷拓印;不仅具象写实,亦有装饰抽象、现代构成。于此,不同材料的视觉特性和美感属性结合着不同处理技巧,极大拓展了工笔画表情达意的范围,使其表现体系在古与今、中与外的交融中弥散出强烈的风格特征。故而,工笔画的复兴,绝不限于语言形式的变革,而是上承传统思想文脉,下接世界艺术资源,巧妙地运用本土经验化解强势文化的殖入,将“工”的境界与“写”的意象虚浑融渗,去实现那“化”的高妙之境。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新时代工笔画之盛,在某种意义上也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势。随着古老民族的涅槃新生和古老文化的盛世重光,工笔画中所蕴涵的缜密态度、理性精神及道德美感恰与新时代所需建构的当代中国文化价值相得益彰。而工笔画创作强调对现实的建设性介入,则不啻为一种开放姿态下对传统进行的重塑,并因此在审美之外又发挥了其引导、培养乃至塑造观众的空间观、价值观和未来观的功能。
本展览从中国美术馆馆藏工笔画中,精选从宋代至今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展示,一是为了配合、呼应同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二是旨在通过梳理出相对长期的中国工笔画时间线,让观众更清晰地看到中国工笔画虽然经历了与外来艺术或被动或主动或无意或有意的碰撞、学习、交融,却始终守护着“写意”这一脉心灯代代相传。
漫漫史程,以美生境,工者必先意。浩浩藏品,记载着工与意的辩证关系,抒写了一代代艺术家以工求意的心路轨迹,以及审美嬗变的印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也希望观众通过本展览,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只有真正坚守民族艺术的精神家园、紧扣民族文化的精神命脉,才是筑牢文化自信,不断创新,开辟未来的坚实根基!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作品欣赏
饲马图 无款 中国画
158×110cm 元代 中国美术馆藏
牡丹双喜图 无款 中国画
132×62.5cm 宋代 中国美术馆藏
人物图 陈洪绶(款) 中国画
139×87cm 明代 中国美术馆藏
採芝图 仇英 中国画
119.5×66cm 明代 中国美术馆藏
洗象图 丁云鹏 中国画
132×34.5cm 明代 中国美术馆藏
九鹤图 郎世宁 中国画
168.9×95.7cm 清代 中国美术馆藏
芙蓉蜜蜂 齐白石 中国画
25.3×18.4cm 1920年 中国美术馆藏
前方来信 姜燕 中国画
56.5×70cm 1954年 中国美术馆藏
芙蓉蛱蝶 俞致贞 中国画
90.6×48cm 1954年 中国美术馆藏
石窟艺术的创造者 潘潔兹 中国画
110×80cm 1954年 中国美术馆藏
四红图 任熊 中国画
119.8×52.6cm 1856年 中国美术馆藏
玉兰黄鹂 于非闇 中国画
103.8×77.3cm 1956年 中国美术馆藏
牡丹群蝶 陈之佛 中国画
94.6×42.5cm 中国美术馆藏
英姿万古 田世光 中国画
183×137.5cm 197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姑娘们的节日 朱理存 中国画
86×97cm 1980年 中国美术馆藏
元蕃瑞合图 尼玛泽仁 中国画
140×194.5cm 1993年 中国美术馆藏
敦煌之梦 唐勇力 中国画
135×135cm 1998年 中国美术馆藏
还记得我们么 高云 中国画
200×116cm 2007年 中国美术馆藏
聂耳 张见 中国画
186×97cm 2014年 中国美术馆藏
国魂 李传真 中国画
114×249cm 2015年 中国美术馆藏
- 上一篇: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 下一篇: 周诗福篆刻近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