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瓷器

德化瓷器上的三娘教子

作者:admin 2022-08-31 14:50:27 阅读:0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字眼,母亲也是儿女最好的老师。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母亲教育子女成才的故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这些故事有的被刻绘到瓷器上,让原本冰冷的瓷器变得温馨灵动起来。...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字眼,母亲也是儿女最好的老师。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母亲教育子女成才的故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这些故事有的被刻绘到瓷器上,让原本冰冷的瓷器变得温馨灵动起来。 

图1 民国德化窑粉彩筒式大茶壶

图2 民国德化窑筒式茶壶

  “小甘罗十二岁当朝一品,商辂儿中三元至今扬名。我的儿要用心学孔圣,娘好比秦雪梅不差毫分……”这优美的唱段出自戏曲《三娘教子》。

  《三娘教子》又名《王春娥》《双官诰》。故事本自明末清初戏曲家小说家李渔的《无声戏》中的一回。三娘教子的故事描写了士人薛广赴镇江,托朋友带银回家,其友吞没银钱,假造棺木,报说薛病死外乡。薛妻张氏、妾刘氏和王春娥得信十分惊痛,命老仆薛保运回灵柩安葬。

  张、刘两人先后改嫁,抛下孤儿倚哥,由三娘春娥织布抚养。倚哥不肯勤学,春娥加以教训,倚哥不服,春娥怒,用刀砍断机布,以示决绝。薛保再三劝解,母子终于和好。薛倚被三娘的苦心所感动,发奋读书,最终考中状元。后来薛广也得功名回家,一家团圆。

  先来看这件民国德化窑粉彩筒式大茶壶(图1)。壶高15、筒径13厘米,造型周正厚重,题有“单吴生作羊豆用享”八字铭文,及“甲子年初冬之月下浣德化工业处玉石氏作”等字样。茶壶正面选用了“三娘教子”的故事,庭院中苍松虬劲,绿意盎然,环境优美恬静,三娘身穿长衫,眉清目秀,温文尔雅,头上有发髻,形态端庄,手执如意,端坐在桌旁,正谆谆教导薛倚勤读诗书,眉宇间全是对儿子的无限期盼。面前有一随形书桌,桌上置有文房四宝之类工具及书本等。薛倚头饰两小垂髻,坐于桌前,左手轻压诗书,一副聪慧顽皮的模样。人物刻画细致入微,粉彩淡雅,生活气息浓郁。

  再看另一件民国德化窑筒式茶壶(图2),高13、筒径11.5厘米,同样选用了“三娘教子”的故事。三娘粗布葛衣,倚坐于山石旁,手执家法竹杖,薛倚立于前,手捧诗书,似在诵读,俨然是一幅三娘教子的感人情景。此情此景,耳边似乎还响着三娘的谆谆教诲:“儿啊,你可晓得,学成了如梁如栋,学不成如蒿如蓬;学成了如金如玉,学不成如土如泥。岂不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少时不把苦功用,老来读书悔不及……”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借用孟郊的《游子呤》“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天下的母亲幸福安康。



为您推荐
瓷器 2016-01-19 00:00:00 阅读(19494)

建国初期,景德镇的瓷器生产迎来了春天,一大批优秀的工艺师脱颖而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王云泉,他的山水瓷画有情、有理,富有时代感;曾先后师从汪大沧和汪野亭,学得两位名师山水中石法和树木等技法的精髓,并...

瓷器 2020-12-30 00:00:00 阅读(18433)

清朝康熙时期瓷器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沉稳大气的器型,精美的绘瓷技法深受后朝乃至今天海内外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和认可。清朝中期以后,随着内忧外患的加剧,瓷器的生产也深受影响,工艺水平一路下滑,直到清晚期随着...

瓷器 2016-01-21 00:00:00 阅读(11069)

雍正仿花梨木纹釉瓷桶我在《清宫顶级珍宝藏何处》一文中讲到,自圆明园初具规模起,宫中已陆续将所藏历代珍品捡精、尖、稀的移阵其内,但圆明园实在庞大,很多亭台殿阁尚需填设。此时,景德镇御窑就责无旁贷地担起此...

瓷器 2016-01-18 00:00:00 阅读(3060)

民国时期的瓷器,因为年份较近,曾一度被藏家所冷落,随着收藏热的升温,越来越多的民国精品被藏家认可和追捧。这件粉彩仕女缸式笔洗,具有典型的民国瓷绘画风格,线条流畅,人物刻画生动有趣,器型工整,小中见大,...

瓷器 2016-01-09 00:00:00 阅读(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