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携琴访友图》瓷画成因浅探
明弘治《携琴访友图》
在明代众多青花瓷画中,《携琴访友图》比较特别,从宣德、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各朝均有携琴访友或与琴相关的内容出现。这种现象在其他题材中是很少见的,说明琴文化在明代很受重视,有人曾对琴学“殚精竭思五十余年”。姚广孝曾经给朝廷推荐过天下能琴者三人:四明徐和仲、松江刘鸿、姑苏张用轸。其中徐和仲在明朝琴界有着很高的声誉,人称他的演奏是“得心应手,趣自天成”。还在朱棣的藩邸中受到高规格的接见,并给予赏赐。永乐时就敕造《永乐琴书集成》,明宗室之中,宁、衡、益、潞四王府皆善斫琴,以潞琴最多,对琴学的研究以宁王朱权最深,朱权在1425年编了《神奇秘谱》和《太古遗音》,对后世影响很大。
明景泰—天顺《访友图》
明弘治《访友图》
生活在成化、弘治年间的著名哲学家、书法家、心学大儒陈献章就是较有影响的琴家。白沙先生雅好古琴。自幼警悟惊人,读书一览辄记。尝梦拊石琴,其音冷冷热,有一伟人笑谓曰:“八音中惟石音最难谐,今谐若是,子异日得道乎。”江门学派的门生大多能琴,他们不但传承江门心学,而且还将白沙琴学和手抄的《古冈遗谱》在岭南广泛传播。
有一个现象,明代的携琴访友瓷画以弘治年为最多,且最丰富。史传,弘治对绘画、弹琴很喜爱,因此也时常遭到言官的上疏。弘治表面上接受,私下里却对身边的太监说:“弹琴何损于事,劳此辈言之。”
朱家溍先生的《明代漆器概述》一文中,收录黑漆琴一张,池内有墨书:“大明弘治十一年,岁次戊午。奉旨:命鸿胪寺右丞万胫中,制琴人惠祥制于武英殿。命司礼监太监戴义,御用监太监刘孝、潘德督造。”此琴的制造者惠祥是明代最著名的制琴家之一。督造者戴义又是弹琴名家,看来是此琴为弘治帝御造。
至于这戴义的琴艺如何,以及明代携琴访友的一些信息可以从刘若愚的《酌中志》中得知,“宪庙好琴弈诗画,司礼太监戴义又号‘竹楼’,不知何许人,最精于琴,而楷书笔法与沈度(有明朝王曦之之称)相埒。南中有一良家妇善琴,遍游两京,各省(十三省)未有居其右者。雅闻戴名,诣外邸通名求见,久之订期。戴林沐之暇,至外邸,坐厅中,延南妇,隔帘向上一辑坐,南妇帘外不通寒温,让戴先操曲,甫终,南妇泪如雨下,色若死灰,将所携善琴即下阶石上碎之,拂衣而去,终身再不言鼓琴事矣。”
明代,有一姓薛的,因长于弹奏《乌夜啼》,人们称之为“薛乌夜”。此人也携琴游遍各地,未遇敌手,久闻四明徐和仲大名,意欲一决高下,徐就是不肯答应,最后在友人的撮合下,徐和仲在室内弹奏《乌夜啼》,薛在室外听,一曲未终,薛已拜倒门外求师学艺。
前面讲过太监戴义善琴,还有一位太监叫黄献的还出琴谱。黄献自称:“朝夕孜孜,倾刻无息。”“年(跻)六十年,其志未尝少倦。”在琴友的资助下于嘉靖丙午(1546)刊刻了《梧岗琴谱》。
一般人认为崇祯是亡国之君,殊不知崇祯还是个出名的琴家。崇祯善写道教题材的琴谱。有一年,崇祯写了五首歌词,有数百人应召作曲,都未能中选,尹尔韬受命谱曲后,崇祯按谱抚弦,一一称旨,情不自禁地说:“仙乎,仙乎,此人有仙气。”传至宫廷内外,人们称尹尔韬为“芝仙”。
早年养尊处优、爱好广泛的文学家张岱:“服食甚侈,好聚海内胜流,微语度曲,谐虐并进。”他和同学范与兰、尹尔韬、何紫翔四人合奏如出一人之手。
下面的这则故事可以看出百姓对琴声的热爱程度,有个叫金琼阶的华亭人,祖上以战功赐爵,世袭金山卫千户,明亡之后,他去掉代表身份地位的幅巾,穿上草鞋,不再和上层人士接触。遇到人就装疯卖癫,人们叫他“金痴”也不在意。他好鼓琴,著有琴书。有人慕名造访请他弹琴,皆被拒绝。可他却时常弹给邻居听,这些种田的、放牛的、穿着簔衣的,光着脚的挤满了屋子。“乡农不解古调,则之鼓渔歌及牧童诗,无倦色。”曲终之后,大家鼓掌以庆,他也很高兴。
看来明代“上自廊庙,下逮山林”皆爱琴此语不假。这也是明代多个时期都出现《携琴访友图》瓷画的原因。
- 上一篇: 明代德化窑观音:生动典雅不失文人神韵
- 下一篇: 挺拔气魄的清代青花将军罐
清朝康熙时期瓷器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沉稳大气的器型,精美的绘瓷技法深受后朝乃至今天海内外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和认可。清朝中期以后,随着内忧外患的加剧,瓷器的生产也深受影响,工艺水平一路下滑,直到清晚期随着...
雍正仿花梨木纹釉瓷桶我在《清宫顶级珍宝藏何处》一文中讲到,自圆明园初具规模起,宫中已陆续将所藏历代珍品捡精、尖、稀的移阵其内,但圆明园实在庞大,很多亭台殿阁尚需填设。此时,景德镇御窑就责无旁贷地担起此...
民国时期的瓷器,因为年份较近,曾一度被藏家所冷落,随着收藏热的升温,越来越多的民国精品被藏家认可和追捧。这件粉彩仕女缸式笔洗,具有典型的民国瓷绘画风格,线条流畅,人物刻画生动有趣,器型工整,小中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