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然天成的清代霁蓝釉碗
单色釉是中国古代瓷器釉色的开端,因其只有一种装饰色彩而得名,又被称为“一色釉”“纯色釉”“一道釉”等。在瓷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单色釉瓷器集自然之美与极致之美于一身,可谓是瓷器艺术史上的瑰宝,是中国古代瓷器体系的重要部分。
图1 “大清雍正年制”款霁蓝釉瓷碗
图2 “大清道光年制”款霁蓝釉瓷碗
单色釉瓷器釉色种类丰富,主要有青釉、黑釉、绿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等,其他单色釉都是在这些釉色上演变而来。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康雍乾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可谓达到了顶峰,釉色极为丰富,有霁红、霁蓝、豇豆红、郎窑红、茶叶末、孔雀蓝、茄皮紫、胭脂红等。其中,霁蓝釉是单色釉中代表性的釉色之一,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霁蓝釉是由元代时期高温蓝釉发展而来,明代永宣时期初创,清代自康熙一直有烧造。此种瓷器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1980年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拨交给新乡博物馆一批文物,其中就有两件清代霁蓝釉瓷器。本文就来介绍以下这两件瓷器,以飨读者。
一件为“大清雍正年制”款霁蓝釉瓷碗(图1):通高8.3、腹径17、口径18.3、底径8厘米。此碗口外撇,弧壁,深腹,圈足,通体素面无纹饰,杯内施白釉,外施霁蓝釉,胎质洁白细密、釉色纯正、莹润光滑。足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另一件为“大清道光年制”款霁蓝釉瓷碗(图2):通高6.5、口径17.4、底径7.6厘米。碗撇口,弧腹,圈足,内外施霁蓝釉,底部施白釉,器身端庄大气,曲线秀美,釉色深沉稳定,色泽莹润,静穆雅致,口沿与足根处均有一线整齐的灯草口,蓝白对比,反差鲜明。值得一提的是,此种碗在乾隆朝时期称作“霁青斑子宫碗”,嘉庆十一年(1806)曾经停烧,道光时复又生产“霁青白里斑子中碗”“霁青中碗”,自此延烧至清末。
- 上一篇: 元青花高足杯瓷器的特点你都知道哪些?
- 下一篇: 清代青花矾红云龙纹盘
清朝康熙时期瓷器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沉稳大气的器型,精美的绘瓷技法深受后朝乃至今天海内外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和认可。清朝中期以后,随着内忧外患的加剧,瓷器的生产也深受影响,工艺水平一路下滑,直到清晚期随着...
雍正仿花梨木纹釉瓷桶我在《清宫顶级珍宝藏何处》一文中讲到,自圆明园初具规模起,宫中已陆续将所藏历代珍品捡精、尖、稀的移阵其内,但圆明园实在庞大,很多亭台殿阁尚需填设。此时,景德镇御窑就责无旁贷地担起此...
民国时期的瓷器,因为年份较近,曾一度被藏家所冷落,随着收藏热的升温,越来越多的民国精品被藏家认可和追捧。这件粉彩仕女缸式笔洗,具有典型的民国瓷绘画风格,线条流畅,人物刻画生动有趣,器型工整,小中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