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书写了数不清的经典故事和传说,令世人为之称颂和敬仰。千古流传的伯夷叔齐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根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伯夷和叔齐是商代孤竹国君的长子和幼子,两位都人品高...
图23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曜变天目” 曜变天目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展览,我们主要是奔着国宝“曜变天目”(图23、24)去的。曜变建盏全世界只有三件,均在日本,而静嘉堂这件是品相最好的一件,据说七到...
图1 笔筒 这只清乾隆款青花粉彩扁四方笔筒(图1),长约11、宽约8.5、高约15.5厘米,内有轻微窑裂,没有裂透。该笔筒造型经典、工艺精绝,四面装饰,内容丰富,寓意吉祥,绘画精细,色彩艳丽,晶莹剔...
乾隆朝(1736—1795)为清代制瓷业的鼎盛期,一方面是由于皇帝对瓷器的制作非常重视,对瓷器制作比较讲究;另一方面又注意吸收西洋的工艺美术,中西合璧,创造了许多具有新意的粉彩瓷器。从这时开始,粉彩...
明代瓷器的工艺技术高峰,按照明清两代研究者和收藏者的通行看法:青花,永宣为上;彩瓷,成化为上。这一观点延续至今,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由此直接影响着陶瓷收藏研究、博物馆藏品定级和艺术品市场的买卖。最...
葫芦瓶,形似瓜果葫芦而得名,是中国古代传统陶瓷器型代表之一,造型优美,寓意吉祥,有着丰厚的人文底蕴以及文化价值,不仅深受历代帝王喜爱,民间百姓对其也推崇备至。葫芦瓶所折射出来的“福”文化,从古至今...
墨彩开光山水人物图鼻烟壶,清唐英,乾隆,通高5.3CM,北京文博学院藏 明末清初之际,由西而东风靡一种可以吸食的鼻烟,上至皇帝朝臣,下至庶民,无不以此为乐,而在中国的康熙大帝,为此专门发明了这个舶来...
图1 这件民国时期胡源鑫作“诗与人物纹”彩瓷粥罐,口径17、底径13、高15厘米,中鼓腹。罐外壁一面绘瓷画(图1),为民国新粉彩瓷中典型的人物纹图饰,笔墨秀润,色彩淡雅。画面上:时值甲寅年春天时节,...
提梁壶是宋代耀州窑创制的一种壶的式样,小口、细流、鼓腹、平底、有盖,为了提拿方便,在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故名。明清时期均有烧造,品种有青釉、青花、粉彩、紫砂等,其中尤以明代隆庆朝官窑所制青花提...
图1 李明亮,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民国时期瓷板画家,皖南人。李明亮画风清秀不凡,雅致大方,他尤其擅长粉彩瓷画,题材多为草虫,花卉小品、意味隽永、境界脱俗。在当时景德镇绘瓷风格中,多见人物、山水、花鸟题...
图1 “群仙祝寿图”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吉祥图案之一,这一题材被广泛用于国画、版画、年画、木雕、刺绣、缂丝和瓷器等多种载体之上,深受民间熟知与喜爱。其内容丰富、寓意良好,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
从明代洪武开始,中国青花瓷分官窑和民窑两条线发展。官窑工艺精湛、色调纯正,纹饰规矩,风格严谨。其生产不惜成本,制作讲究,它的价值在于精。民窑则器型丰富、色调不一、纹饰多变、制作相对粗糙,以商品生产...
图1 唐代白瓷壶 唐代白瓷壶(图1),高14.4、腹径13.5、颈径4.8厘米。喇叭形口,束颈,斜直腰,腹下圆弧,大平底。壶表面施白釉,釉面光滑莹润,底露浅灰胎未施釉,胎质细腻。1995年宁夏固原县...
图1 粉彩瓷起于清康熙年间,至晚清民国时,在民间已经非常盛行。传世能见到不少同治时期的粉彩瓷器。本文介绍的这只同治粉彩碗,可谓其中一例。图2图3 此碗为八角造型,非常规整,高约5.6、口沿对角长1...
图1 明万历“萧何月下追韩信”瓷碗残片 本文要介绍的这块青花残片(图1),为明万历早期瓷碗的残部。其碗口直径19、高9厘米。碗外壁画的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此碗虽残破,但主题尚好:飞奔的战马、...
南宋哥窑四方花盆 成交价:598万元 今年春拍市场上的单色釉瓷器选粹 单色釉,也被称为“纯色釉”,是由于瓷釉内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不同种类的单色釉瓷器烧成后会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南宋官窑鼓形水滴...
如图所示这件清代德化窑青花锦地开光花卉纹盘,宽板沿、弧壁、平底,足墙内斜。胎骨洁白呈糯米质,釉面晶莹肥厚,釉色白中闪青,青花花色淡雅泛灰,盘内底中央采用双勾平涂画法绘折枝花卉和一朵小菊花,周围连续...
中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中国古代青铜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祖先倾其所有,向天祈福,求神灵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国家平安,但这同今人所见的香炉还是两码事。图1 清中期青花海水...